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风采
【人物】为了心中那片净土
时间:2016-09-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9月5日晚8点半,天仍然亮如白昼,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检察院门口,52岁的周会明伸出热情的双手,欢迎来自家乡安徽的父老乡亲。

  “在这的5年,已经深深烙在我的生命里。 ”周会明说。这里是祖国西南边陲,随处可遇“生命禁区”;作为一位援藏干部,他的精神世界,烙着国家这个神圣的“坐标”,心里装着山南各族人民的福祉,他在雪域高原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用汗水诠释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的精髓。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上世纪80年代,风华正茂的周会明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进入省检察院。 2011年,他响应中央号召,成为我省第一批援藏的检察业务专家。“我爱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我爱心中的那一片净土。 ”周会明回忆进藏的初衷。

  一踏上山南这片土地,周会明的背包里就传来“劈里啪啦”响声,这是随身携带的糕点包装袋因气压低发生自爆。藏地偏远苦寒,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呼吸艰难、头痛欲裂是常事。

  周会明深知,进藏工作,仅有一腔热血和赤子情怀远远不够。“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周会明甩开膀子,全身心投入到山南的工作中。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山南的检察事业迟迟打不开局面,力量薄弱,缺乏经验,反贪反渎工作担子重、压力大。

  怎样打开局面?身为副检察长的周会明用心思考、积极探索,没有丝毫畏难,没有半分退缩。

  恰在此时,山南市加查县发生一起口蹄疫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造成了200多万元的损失。周会明围绕这起案件展开反渎调查。

  “初来乍到,得罪这么多当地官员,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援藏干部,有必要这样大动干戈吗?”……各种杂音扑面而来,周会明顶住压力履职,相关责任人被送上法庭,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2013年初,周会明主办一起缠访缠诉案件,在一起群殴事件中受伤的姚某,要求政府赔偿300多万元,声称不给钱,就采取极端行动。周会明调阅案件卷宗,凭借杰出的侦查才能和丰富经验,他敏锐发现姚某就是这起群殴事件的组织者。公安机关重新立案,姚某因犯聚众斗殴罪受到法律惩处,从此再未上访。

  在办理当地商业局长陆某受贿案时,被“请”进审讯室的陆某直拍桌子,指着检察干警的鼻子谩骂。 “执法办案,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有事实证据在手,法律的尊严不容亵渎! ”周会明的话掷地有声……

  从查办科级干部、处级干部,到厅级干部,一起起案件,周会明冲在前面,带着检察干警们打了一个个“胜仗”。山南市检察院的自侦队伍,成为西藏检察机关的一支骁勇生力军,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连续3年位居西藏第一,通过办案共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周会明也先后被记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并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扑下身子战斗,捧出心来对人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初到山南,周会明随身揣着小册子学习藏语,吃藏粑喝酥油茶,工作生活与藏族同胞打成一片。

  有一次,周会明去贡嘎县办案,认识了当地检察员洛桑家措,他因缺氧而患有多血症,双眼通红凸出,身体极度虚弱。第二天,周会明马不停蹄赶回山南,特意把他的制氧机送给了洛桑家措。洛桑家措再三推辞,经不住周会明左劝右劝。 “我没缺氧反应,我不需要制氧机。 ”最终,这番小小“争斗”,周会明胜出。

  周会明真的不需要吗?山南市高寒低压缺氧,普通感冒都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对于援藏干部来说,制氧机就是“120”。经常加班熬夜,连轴办案的周会明不会不明白,危急时刻制氧机能救命。但周会明的心里,只装着藏族同胞的冷暖安危。

  尼玛扎西是反贪局一位年轻的藏族检察员,缺少办案经验,刚开始接触犯罪嫌疑人,甚至会紧张得发抖。第一次去审讯室,理应问话4个小时,他只问了15分钟就“逃”了出来。面对狡诈的犯罪嫌疑人,尼玛扎西觉得自己不是当检察官的“料”,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每次见到尼玛扎西,周会明都会表扬他,肯定他在审讯中的点滴进步。“师傅给了我信心、勇气,教会我正确的方法。在师傅的指点下,感觉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超越自己。”尼玛扎西眼睛湿润地说。

  “徒弟们”出差办案,山高路远,路上往往得跑上两三天。无论哪个“徒弟”,接到周会明的电话,第一句话永远是“身体怎么样”。一次,周会明和“徒弟们”一起去波密县办案,路上出了些状况,一行人饿了近10个小时,才在路边找到一家小面馆。 “他比我们年纪大,肚子饿得咕咕叫,却执意最后一个端起面碗。 ”检察员赵波回忆起来仍然感动不已。

  “人在西藏,心更在西藏。”山南市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罗布顿珠说。他告诉记者,周会明刚到山南检察院时,很多年轻的检察员没有手提电脑,给办公办案带来很大不便。他多方联系,帮着解决了近20万元的办公电脑问题。随后,他又从工作经费中抠出3万元,支援错那县卡达乡,还给咸阳民族学院藏族班的困难学生捐款1万元。

  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措美、错那、浪卡子县,安徽省检察院拿出960万元援建干警周转房。周会明多次顶风冒雨到现场查看,周转房的“优质工程”为三县的检察干警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温暖。

   苦寒磨砺心志,信念没少一分


  日复一日,苦寒无所畏惧;年复一年,信念没少一分。 2013年,两年援藏即将结束,山南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志刚找周会明谈心,希望他能再援藏3年,为正在爬坡的山南检察事业再出把力。

  周会明是家中的“顶梁柱”,身患高血压的老母亲、面临高考的女儿、工作忙碌的妻子,都盼着他早点回到身边。“为国尽忠第一,我支持他继续留在山南。 ”79岁的母亲表了态,妻子女儿也理解、支持了他。

  “老母亲在家不幸突发脑梗,她硬是不让家人打电话给我,过了大半年,回到家,才知道母亲的病情……”说起家人,周会明红了眼睛。铁骨铮铮的汉子,把头侧到一边,倏地双手拭目。周会明的老母亲是一名拥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日夜思念独子,却从不轻易拿起电话,害怕周会明分心耽误工作。

  在家人支持下,再次留任山南的周会明,夜以继日地工作。检察干警们在熬夜,他也在熬夜;干警们休息了,他还在坚守;身体实在熬不住,一边挂着点滴一边指挥办案。

  一天,周会明患感冒,到诊所打了两天点滴,感觉似乎好了些,立即回到单位办案。 “那天,他和我一起散步,差点晕倒在路边,幸亏我及时扶着他。”同事陆健说。到诊所,医生告诉周会明,感冒没根本好转,要不是他的身体素质好,这样的重感冒真能要了性命。

  因为无比热爱,所以经常忘我。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周会明,不太会照顾自己。半个月才洗一次澡,一周才洗一次头,时间去哪儿了?用在思考办案策略、部署办案流程。困到极点,倒头就睡,饿了就撕开随身带的饼干糕点……

  与周会明朝夕相处,让援藏干部陆健深受感动。 “我决定留在这里,是受到他的影响。我们不仅爱这里的蓝天白云,更要为这里的人民做出贡献。 ”陆健说。今年6月,陆健从合肥市检察院调任到山南市检察院,把家永远搬到了这片雪域高原上。

  “援藏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检察干警服务大局的重要路径,周会明的5年援藏事迹极大地激励了检察干警援藏的激情,很多检察干警都踊跃报名参与援藏工作。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芳德说。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