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芜湖共读】“快”消除偏见 “慢”下来思考
时间:2022-06-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思考快与慢》,其实就是在揭示思考是如何形成的。作为一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可事实证明人往往很不理性。至于为什么会不理性?不理性的程度如何?会出现怎样的相应反应?似乎就是作者试图要告诉我们的。

  书中,作者提到了系统一与系统二,二者都是起作用的思考方式,系统一是快思考,简单、迅速、自然、接受、直觉;系统二是慢思考,分析、质疑、评估、反省。绝大多数时间起作用的思考方式都是系统一,但它却是人们普遍不理性的基础。系统二或许可以称为理性,理性确实是可控的,而且往往还能指导、监控和影响系统一,但使用理性需要消耗精力和注意力,这种付出又不符合生物的天然的惰性保守性……如此一来,理性反而显得稀缺了起来。 

  至于这一思考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各种体现,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偏见。 

  何为偏见?偏见就是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偏见根源于认识者的偏颇式心理,我们所熟知的成语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穿凿附会”等,我们常常将自己选择性的记忆,与传闻相混合,并对此进行了过度泛化。这也不能完全归错于我们,毕竟为了尽快适应生活的更迭,当我们所面对的信息如潮水般扑面而来时,我们必须快速为面前的新事物定性,此时的个人认知和思考方式便开始支配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好预判。当系统一为我们“开头阵”,我们便有了对事物的初步感知。然而,如果知识和理性的增加最终淹没最初的认知“合格线”时,系统二便会启动,迫使我们不得不推翻系统一的预判。这也就告诉我们,偏见易于产生,但也要理性消除。 

  再来,我想到的就是,“每临大事,必有静气。”老子《道德经》说:“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静气不是等待,而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按照丹尼尔·卡尼曼分析,就是“慢思考”,就是系统二。唯有启动理性,才能心静,心静下来,才能够体察事物的本质,发觉事物的精微,处理事情也能够省力,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浮躁。心静使人理智,在冷静的观察中审时度势,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而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快速调整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这大抵就是曾国藩先生所说的“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的真正含义。 

  总而言之,根据思考的快与慢,我们更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思考,更好地进行思考,并对相关的事情进行有效的衔接,这样才能用有限的理性做出更好的决定,才能构建并不断完善我们的思维体系。 (吴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