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文学作品
读书,成长的助推剂
时间:2014-09-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年少时,每天机械地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为的是考出好成绩,上个好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毕业,看了无数的书,往大脑里赢塞了无数的东西,真正能记住的几乎没有。大学毕业后,终于不用看书,人便也懒惰了,整天被电视剧、电影等各种娱乐充斥着。初期,沉浸在这中不花费脑细胞的快乐里。可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发现,这段浑浑噩噩的时间,脑子停止了运转,思想不再成长。于是,下定决心,重新拿起书,最近先后看了几本书,觉得无论是现实写实的《看见》,还是文学品味的《百年孤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抑或是与工作相关的《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只要你拿起一本书,总有你能学习的地方,人也不再是僵化、空洞的。

    我是带着探究的心里去看柴静《看见》这本书。通过《看见》我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亲身经历过种种,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反思和完善自己。在亲身实践之前,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在实践过后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及时被改正,那正确的想法就永远不会产生。就像书中药家鑫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强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直到这种教育方式间

接导致药家鑫杀人惨案发生后,他才开始带着沉痛的心情和深深地悔意去反思自己。

    在单位同事的强烈推荐下,我仔细阅读了《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这本书,《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记录的是一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刑事辩护问题所进行的对话。对话的目的主要是对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田律师和陈教授谈论的话题涉及无罪辩护、量刑辩护、证据辩护、程序辩护、辩护思路的形成、审判程序中的辩护、律师的职业风险与防范等十余个重要方面。律师从个案的辩护经历中总结辩护经验,谈论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以及“走麦城”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律师业内同行会有参考价值,对于一般读者了解刑事律师的辩护经历也是重要的资料;而对于我们国家公诉人来说,通过深入阅读这本书,能更深入地了解辩方的思维方式,辩护突破点,从而为我们指控犯罪做好防卫重点。读完这本书,我深刻的感受到,长期的处于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会使我们的思维模式局限于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所以对我来说,在日常工作中,要摆脱被动适用法律、僵化硬套的错误思维,要多思考我们日常工作中适用的这些法律的漏洞不足之处,更要跳出来,换位思考,站在被告人、辩护人的角度来思考我们指控的犯罪。唯有如此,才能在我们所从事的领域内获得成长,向前跨步而不是原地打转。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于我所看的这些书籍,可能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但我想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只有在生活和工作的空挡中持续的阅读,才能在品完每一本书后,总结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挫折的意义,只有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理解每本书所要真正表达之所在。如此循环往复,才能使自己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思想的升华,思维的成长。

  (芜湖县人民检察院 黄宝英 )